5月15日,鎮江擔保公司風險部、普惠部等部門組成攻堅小組,赴江蘇某路橋機械有限公司現場辦公,將“風控會”開到生產一線,以“解剖麻雀”的細致為企業“把脈問診”。
穿透式盡調:摸準企業發展脈搏
攻堅小組實地考察廠區生產線、倉儲區等核心區域,直觀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實景。小組成員與企業管理層圍繞企業發展歷程、經營現狀、市場拓展以及面臨的挑戰進行交流,同步對企業資產結構、現金流狀況、風險敞口等問題進行量化分析,聚焦企業設備更新、供應鏈周轉等融資需求,結合普惠金融政策現場梳理適配產品,形成“經營-財務-需求”三維盡調檔案。
靶向式辦公:現場破解發展難題
在現場,各部門針對“穿透式盡調”中鎖定的核心問題和企業提出的訴求,展開研討。風險部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,為企業量身定制了風險防控方案,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建議,幫助企業降低經營風險。普惠部根據企業的融資需求和經營狀況,為企業推薦了適合的普惠金融產品,并現場解答了企業關于融資流程、利率政策等方面的疑問。鎮江擔保負責人為企業未來發展方向提出“融資-生產-升級”全鏈條服務路徑,結合我省“兩新”政策和企業智能化改造規劃,聚焦主業、借助“設備擔”產品加快設備更新升級,嚴把產品質量關,切實將主業做大做強。
這種“接地氣”的辦公形式,使各部門更直觀掌握企業實況,提升了決策的科學性與針對性。蘇建路橋負責人表示,現場辦公讓政策直達、方案直送,省去了多次溝通的時間成本。
長效化賦能:構建擔企協同生態
鎮江擔保將持續深化“一線工作法”,把風控會、業務會開到廠房車間,通過“一企一策”精準滴灌,助力小微企業在轉型中輕裝上陣。下一步計劃建立“現場服務清單”,將盡調成果轉化為長效服務機制,在供應鏈金融、普惠金融等領域探索更多嵌入式服務模式。
此次現場服務不僅破解了企業短期融資難題,還通過“診斷-開方-跟進”的閉環服務,為擔企長期合作搭建了溝通橋梁。隨著更多金融“活水”精準流向民營企業,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正在一線不斷凝聚。
(鎮江一體化區域 劉一文)